2025-05-03 16:15来源:本站
文/温迪亚·索
随着气候风险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加剧,缅甸面临着重大的农业经济挑战,迫切需要恢复力、可持续做法和有效的灾害管理,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计。
作为缅甸经济支柱的农业面临着严重的气候风险,包括影响粮食生产、GDP和社区稳定的洪水。2021年军事政变和2019冠状病毒病等社会政治挑战使贫困率翻了一番,扰乱了基本的气候适应能力举措,加剧了农业的脆弱性。为了建立抗灾能力,缅甸需要气候智能型农业、可持续土地实践和协作减少灾害风险,尽管政治不稳定和资源有限仍然阻碍了进展。
缅甸是东南亚第二大国家,农业仍然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缅甸农业统计,17.74%为净播种面积,9.75%为可耕种荒地。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淡水使缅甸成为农业实践的理想之地,农业贡献了该国约2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出口总收入的29%以上,近一半的雇员依靠作物生产、畜牧业、育种、渔业和农林业。
尽管这一行业意义重大,但它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洪水、飓风、地震、干旱、山体滑坡和海啸。仅暴风雨和洪水就分别占灾害的11%和10%。在缅甸,洪水在5月至10月的季风季节最为常见,8月河流洪水风险达到49%的峰值。在人口密集的仰光和伊洛瓦底地区,洪水风险特别高,洪水威胁着农业生产、居民区、基础设施和社区福利。
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事件,缅甸经常遭受大量的生命、生计和财产损失。从2008年到2023年,大约49%的国内流离失所——总计约700万人——是由洪水造成的。2015年的洪水破坏了该国20%的耕地,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等部门受到严重影响,总损失相当于其GDP的4.2%。在关键的水稻种植季节,台风八木加剧了2024年的洪水,淹没了约230万公顷的农田,可能使水稻产量略低于2360万吨的平均水平。
此外,洪水造成的农业损失,如2018年6亿美元的GDP损失,突显了极端天气事件如何日益威胁国家经济稳定。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由于与灾害相关的成本,洪水每年造成的经济负担约占缅甸GDP的3%。除了直接损失之外,洪水还造成了次要的经济后果,如通货膨胀和出口减少,直接削弱了受影响社区的购买力。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2021年军事政变的双重影响,缅甸经济面临严重挫折。这些危机使贫困率几乎翻了一番,从2017年的24.8%增加到2022年的48.2%,逆转了多年来在减少贫困和改善生计方面取得的进展。农业和小企业等主要行业的收入损失很大,83.3%的家庭收入减少。弱势群体,特别是妇女和儿童,首当其冲受到这些影响,因为成本上升和中断限制了获得基本商品和服务。
此外,洪水还会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导致土壤侵蚀、养分枯竭和水污染,从而损害农业生产力。鉴于这些环境和农业挑战,采用可持续做法至关重要。农林业、作物轮作和有机农业等技术可以增强土壤恢复力,促进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对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此外,重新造林和湿地恢复可以帮助吸收多余的降雨,减少径流和降低洪水风险。
不幸的是,缅甸是全球毁林率最高的十个国家之一,从2000年到2020年,毁林率在1%到2.5%之间。此外,自政变以来,伐木和采矿活动有所增加。这些不受管制的、广泛的资源开采活动加剧了洪水的影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并增加了人们对气候灾害的脆弱性。
预测显示,如果不采取全球行动,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上升4.5-5摄氏度。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到2050年东南亚地区将面临25%的洪水风险。对缅甸来说,这将意味着更强烈的季风,可能使目前的洪水水平增加一倍,并造成更严重的农业损失。
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缅甸已经成为世界上受灾第二大的国家,并且在未来几年最容易受到新灾害的影响。到2030年,由于气候变化,每年可能会有299,900人面临河流洪水的风险。如果没有大量的适应投资,预计在2070年至2100年期间,平均每年将有1800万人受到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洪水的影响。
日本和新西兰等许多国家认识到农业抵御能力的必要性,并已采取措施帮助农民适应气候风险。这些国家正在提供基于科学的信息和决策支持工具。这些工具通常与农民共同创造,提供应对极端天气的策略。一些国家也使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比如日本的稻田水坝,来减轻洪水风险。
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实际措施,加强缅甸农业在气候风险面前的抵御能力。缅甸承诺应用气候智能型农业,为区域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这一CSA战略强调开发抗洪水稻品种、改善水资源管理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实践,以抵御洪水引起的压力。水稻集约化系统(SRI)和干湿交替技术(AWD)等举措是这一方法的组成部分,帮助农民更有效地管理水资源,减轻过度降雨的风险。
此外,缅甸的CSA方法强调了传统抗洪作物品种和土著农业实践的价值,将当地知识作为一项关键的适应战略。土著农民拥有关于当地情况的宝贵知识和代代相传的适应性方法。将他们的传统做法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可以加强对洪水和其他气候挑战的抵御能力。然而,安全问题、有限的流动性以及社区和政府机构之间缺乏信任阻碍了这种至关重要的合作。
尽管各国都取得了进展,但缅甸在将有效的减轻洪水战略纳入其减少灾害风险政策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社会福利、救济和安置部下属的灾害管理司是协调减灾工作的核心。虽然已经制定了2017年缅甸减少灾害风险行动计划(MAPDRR)等框架,但缅甸的灾害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包括数据有限,技术支持不足,资金缺口,以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方法阻碍了有效的地方参与和恢复能力的努力。
不仅是这些挑战,自2021年政变以来,缅甸的政治冲突大大加剧了在缅甸农业部门实施抗洪能力和减少灾害风险战略所面临的挑战。2021年之前,缅甸民选政府表现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承诺,2019年发布的首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就证明了这一点,该战略将气候适应能力和减少灾害风险放在首位。然而,持续的冲突导致政府主导的气候倡议暂停或推迟。不充分的气候适应政策和缺乏农业研究投资削弱了缅甸的农业部门。
自2021年政变以来,国际援助组织停止了与军方领导的国家行政委员会(SAC)的直接合作,现在主要资助当地民间社会组织(cso)实施减灾和人道主义工作。当地民间社会组织的工作经常受到严格审查,面临威胁,并在动荡的环境中运作,特别是在sac控制的地区。如果没有稳定的政治支持,缅甸采取抗灾战略的能力将仍然有限,当地社区和农业部门将继续面临更大的风险。
在缅甸,建设农业抗灾能力是一项经济优先事项,也是粮食安全和社区稳定的基础。应对这一复杂挑战需要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跨部门创新。恢复韧性的道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承诺——从政府机构到个体农民。面对贫困和持续冲突带来的额外压力,积极措施对于保护生计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今天采取的这些行动减轻了眼前的风险,并有助于为缅甸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具有气候适应能力的未来。
建立缅甸农业的恢复力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一个地区的问题。缅甸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在整个东南亚产生连锁反应。国际合作和地方赋权对于解决缅甸农业脆弱性至关重要。全球利益攸关方必须继续支持地方民间社会组织,鼓励可持续农业实践,推动恢复民主治理,使气候适应努力扎根。
气候变化、社会政治不稳定和经济挫折对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构成挑战。然而,通过正确的政策、实践和国际合作,缅甸可以建立一个能够抵御未来挑战的弹性农业体系。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为了它的人民、经济和它在区域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a
布特作者:Windia Soe的可持续性是一个初级研究员Shwetaungthagathu改革计划中心的实验室(SRIc)。她拥有超过七年的经验,专注于健康和社会行为改变,与国际合作
国家和地方非政府组织。来源:本文发表于《萨比艾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