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脸是人工智能做的,还是真的?

2025-05-14 17:05来源:本站

  

  自从Dall-E和Midjourney等工具在过去几年公开发布以来,它们产生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引发了人们对突发新闻、时尚趋势和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困惑。

  事实证明,区分真实面孔和人工智能生成的面孔尤其令人困惑。

  发表在多项研究中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系统创造的白人面孔被认为比真实的白人照片更真实,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现实主义。

  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工具擅长制作超现实的人脸,因为它们经过了数万张真人照片的训练。这些训练数据集包含的图像大多是白人,因此产生了超现实的白人面孔。(过度依赖白人图像来训练人工智能是科技行业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在非白人面孔中,参与者的困惑不那么明显。

  参与者还被要求表明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有多确定,研究人员发现,信心越高,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副教授艾米·达维尔(Amy Dawel)博士是其中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她说:“我们非常惊讶地看到人们过度自信的程度。”

  她补充说:“这表明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受到伤害,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人工智能生成的人脸可能被认为比真人更真实,这一想法让Dawel等专家感到震惊,他们担心数字伪造可能会帮助虚假和误导性信息在网上传播。

  人工智能系统多年来一直能够生成逼真的人脸,尽管通常有迹象表明这些图像不是真实的。例如,人工智能系统努力创造出看起来像彼此镜像的耳朵,或者朝着同一个方向看的眼睛。

  但随着系统的进步,这些工具在创造面孔方面变得更好了。

  研究人员说,研究中使用的超现实主义面孔往往不那么独特,而且与平均比例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引起参与者的怀疑。当参与者看到真实的人的照片时,他们似乎会关注那些偏离平均比例的特征——比如畸形的耳朵或比平均水平大的鼻子——认为这是人工智能参与的标志。

  研究中的图像来自StyleGAN2,这是一个图像模型,经过公共照片库的训练,其中包含69%的白人面孔。

  研究参与者表示,他们依靠一些特征来做出决定,包括面部比例、皮肤外观、皱纹和眼睛等面部特征。-《纽约时报

  ×

一物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