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11:38来源:本站
华盛顿:几十年来一直有人警告说,机器人可能会取代制造业和农业的工人。最近,人们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AI)可能会对一些白领工作造成同样的影响。
机器人的使用一直在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全球有390万台机器人在制造业中“运作”,每10,000名员工中有151台,是6年前的两倍。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如果生产出足够多的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这个数字可能会继续上升。摩根士丹利推测,“趋同趋势”可能会让大型语言模型和chatgpt式的生成人工智能安装在“人形”机器人中。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全球汽车和共享出行研究主管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表示:“随着发达经济体适龄工作人口的增长继续下降,对于那些已经难以吸引足够工人保持生产力的行业来说,类人机器人可能是一种必要。”
这家投资银行估计,到本世纪中叶,美国将拥有超过6000万个人形机器人,这一部署可能“潜在地”影响75%的职业和40%的员工。
然而,这样的转变可能会在政治和社会上造成分裂。乔纳斯说:“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将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是社会和政治上的接受程度,因为它们有可能颠覆全球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他警告说,多达70%的建筑和农业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
根据IFR的数据,美国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排名第十,每1万名工人中有285台机器人。韩国排名第一,每10名工人约有1台机器人,新加坡第二,德国第三,每1万名员工有400多台机器人。
机器人的支持者表示,它们可以缓解富裕国家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来自较贫穷地区的移民,目的是抵消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赛斯?卡彭特(Seth Carpenter)表示:“移民可以抵消人口下降的影响。”
与此同时,近年来日益复杂的人工智能迅速蔓延,导致人们警告称,人工智能不仅可能对就业构成威胁。去年,该行业的一些领军人物警告称,机器人可能带来“灭绝风险”。
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的研究人员试图缓解这种担忧,他们在8月中旬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人工智能和法学硕士“不能独立学习或获得新技能,这意味着它们不会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德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