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07:25来源:本站
你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
这个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据美国研究人员称,你睡觉的时间对你的健康有重大影响。
科学家们甚至建立了一个不应该超过的就寝时间,以帮助保持你的心理健康。
专家和科学家一致认为:睡眠对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注意力和情绪到能量水平,糖尿病,甚至心脏健康,获得适当的睡眠量和质量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
斯坦福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该研究确立了晚睡和精神健康状况不佳之间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或生物节律。
问题是:为了保持健康,我们是否应该遵循这种节奏?
换句话说,如果你早上精力充沛,你是否应该一直早睡早起,反之亦然,对于夜猫子来说?
这是研究人员着手回答的问题,他们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研究数据库的73888名平均年龄为63.5岁的成年人的数据。
他们被要求提供关于他们睡眠的信息,特别是关于他们在特定时间睡觉的倾向(即他们的睡眠类型)。
他们还被要求使用可穿戴活动监测器来跟踪他们七天的实际睡眠情况。
科学家们想看看参与者的时间类型是如何与他们的行为相一致的。
科学家指出,超过19,000名参与者声称自己是早起的人,而超过6,800人是晚睡型,他们的行为时间较晚。
但绝大多数人,即近4.8万名参与者,属于“中间”时型,处于中间的某个地方。
他们还指出,收集的睡眠数据与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医疗记录数据相结合。
发表在《精神病学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个人偏好如何,晚睡都与精神和行为障碍的高发率有关。
在新闻发布会上,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惊讶地发现,“与一个人的时间类型保持一致并不是每个人心理健康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他们意识到,至少对于夜猫子来说,最好不要遵循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科学家们甚至试图反驳这一发现,因为它看起来如此令人惊讶,但无济于事。
他们总结道:“结果很清楚——晚睡的人和晚睡的人患精神疾病的几率都更高,包括抑郁和焦虑。”
此外,他们的研究结果还指出,那些习惯性晚睡晚起的参与者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尤其高。
后者被诊断为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早起或至少不太晚起床的夜猫子高20%至40%。
为了验证他们的发现,研究人员研究了睡眠时间或睡眠时间的一致性,但这两个标准无法解释观察到的参与者之间心理健康的差异。
尽管研究人员意识到很难违背自己的生物钟,但他们还是建议在凌晨1点之前睡觉,以保持心理健康。
虽然他们没有解释这种联系背后的机制,但他们确实表明,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深夜更有可能做出糟糕的决定。
研究新闻稿写道:“许多有害行为在晚上更常见,包括自杀念头、暴力犯罪、酗酒和吸毒以及暴饮暴食。”
“一种被称为‘午夜后的思维’假说的理论认为,深夜的神经和生理变化会助长冲动、消极情绪、判断力受损和更多冒险行为。——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