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00:16来源:本站
一家德国初创公司已经为一种奇特的扭曲型反应堆获得了新的资金,这种反应堆可能会更快地获得清洁的、几乎无限的核聚变能源。
比邻星聚变公司(Proxima Fusion)筹集了2000万欧元,希望将其所谓的仿星器聚变反应堆的设计付诸实践。
Proxima Fusion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Francesco Sciortino博士通过电子邮件告诉TNW:“我们正在努力在2031年之前提供一个连续运行的净能源生产示范,并在2030年代中期建成第一座同类发电厂。”
就像更著名的托卡马克一样,仿星器使用巨大的磁铁来限制等离子体。但仿星器不是在等离子体内部产生电流,而是使用外部线圈来制造扭曲的磁场。
等离子体室外巨大的电磁铁赋予了仿星器奇异的形状。托卡马克看起来更像一个甜甜圈。
欧盟科技界的前三名
来自欧盟科技界的最新消息,来自我们睿智的老创始人鲍里斯的故事,以及一些可疑的人工智能艺术。它是免费的,每周都在你的收件箱里。现在就报名吧!
仿星器与托卡马克相比有几个优势。它们需要更少的能量来操作,使等离子体更容易控制。托卡马克在保持等离子体温度方面做得更好。但仿星器在保持稳定方面做得更好。这种稳定性对于一个可行的聚变能源工厂是至关重要的。
最大的缺点是复杂性。仿星器的设计和建造是出了名的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被搁置在一旁,取而代之的是更简单的同类——托卡马克。
然而,计算能力的进步正在缩小这一差距。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Martin Kubie表示:“从一开始,仿真驱动工程就是Proxima Fusion的一个关键特点。“现在,人工智能设计已经占据了中心舞台。”
人工智能可以让工程师以以前不可能的方式模拟等离子体的行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让科学家在得出一个获胜的设计之前进行无数次模拟,而不是建造数千个反应堆并希望它们能够工作。
“Proxima Fusion在自动化设计、人工智能工程和高温超导磁体方面实力雄厚。这些优势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有能力实现稳态聚变能源。”他是UVC Partners的普通合伙人,也是这家初创公司的投资者之一。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Proxima去年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家从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lasma Physics)剥离出来的公司。这个研究所专门从事核聚变研究。它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人比麻省理工学院还多。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的所在地。
它被称为Wendelstein 7-X。这台机器是27年的研究和设计(以及13亿欧元的投资)的结果,并得到了超级计算和最先进等离子体理论的最新进展的帮助。正如你所想象的,它为Proxima的技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测试平台。
Proxima Fusion现在将加大研发力度,并扩大其团队,拥有“世界级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它已经吸引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特斯拉和谷歌等公司的人才。
比邻星无疑受益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丰富的知识。然而,它只是全球40多家竞相将核聚变能源商业化的初创公司之一。
同样来自德国的Marvel Fusion公司和来自英国的First Light Fusion公司正在研究一种称为惯性约束的核聚变形式,即使用弹丸将原子融合在一起。总部位于牛津的托卡马克能源公司(Tokamak Energy)正寻求将传统的托卡马克反应堆商业化,而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Novatron正在设计一种“镜像”反应堆。
其中一些初创公司,尤其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初创公司,已经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数据,仅去年一年,核聚变初创企业就吸引了60亿美元的投资。
长期以来,核聚变一直被视为一项“20年后”的技术。但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的一项调查中,65%的专家表示,他们认为到2035年,核聚变将以可行的成本为电网发电。
瑞士深度科技和软件基金redalpine领投了Proxima的“超额认购”融资。拜仁资本、DeepTech和气候基金以及马克斯普朗克基金会也加入了进来。现有的投资者——包括创始人领导的复数平台、UVC Partners、High-Tech grnderfonds、Wilbe和远见俱乐部的TOMORROW——在种子期前加倍投资。
Si?n是TNW的记者。从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他涵盖了欧洲科技生态系统的广度和广度。有背景(show all) Si?n是TNW的记者。从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他涵盖了欧洲科技生态系统的广度和广度。拥有环境科学背景的Si?n倾向于提供大规模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