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08:25来源:本站
每年,世界各地的许多佛教僧侣都会选择修道,这是一种旨在教导耐心的行走仪式,被认为是佛法或佛教美德的最高形式。
出家僧人,也被称为比丘(男性)或比丘尼(女性),在进行土东时,承诺坚持某些禁欲的做法或“意志”,例如只吃提供给他们的食物,每天只吃一次,拒绝第二份食物,穿着用废弃布料制成的长袍,住在空旷的地方,不躺下,甚至睡觉。
近年来,土墩在印尼越来越受欢迎,甚至还吸引了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僧侣来这里主持仪式。
“这种佛教实践已经传承了几代人,即使在现代设施提供支持之后,”印尼佛教组织僧伽小乘佛教组织主席比丘·达玛乌德多·西拉说。
今年的卫塞节庆祝活动(5月23日),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40位比丘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进行了土冬。他们从三宝垄的佛寺(Buddha Jayanti Wungkal Kasap Temple)步行约80公里,到达距离日惹仅一小时车程的马哲朗婆罗浮屠寺(Borobudur Temple Complex)。
对于来自海外的比丘来说,在来到印尼之前,许多比丘已经在他们的祖国走了数百公里。
到达婆罗浮屠,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他们登上35米高的建筑的上层,进行普拉达希纳,这是一种纪念佛陀的仪式,在冥想时顺时针绕寺庙三圈。
和而不同
对许多人来说,土墩也被视为一种促进社会宗教接受的仪式。
“印度尼西亚是许多不同宗教的人的家园,前往土东的僧侣通常会得到沿途遇到的任何人的支持和款待,无论他们的宗教背景如何。
“我们希望这能激励世界,不同信仰的人可以和睦相处,”2024年土东委员会负责人Susy Yang说,该委员会确保前来参加活动的比丘们能够顺利举行仪式。
泰国贡赛·苏马诺·马哈迪拉也表示赞同。他说,各国比丘在印尼受到的欢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鼓舞。(Bhante是对佛教僧侣、尼姑和上级的尊称。)
“一天之内,我们可以走30公里,尽管最后我们很累,但我们从遇到的人的善良中获得了第二天继续旅行的能量。他们给了我们食物、凉鞋、药品等等。
他说:“我们在执行土洞任务时从未感到孤独。每天,我们都会在早上5点出发开始散步,甚至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醒着鼓励我们,给我们水和鲜花……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安全到达目的地。”
那一周,在中爪哇的一群和尚中,有一名来自柔佛州乌鲁提拉姆的马来西亚人,名叫巴提川(Bhante Chuan),现年67岁。
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仪式,但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婆罗浮屠寺,看到许多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聚集在一起庆祝比丘的到来,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很高兴来到这里,与汉特·坎赛领导的比丘们在一起。对一些人来说,修东很容易,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练习土洞是为了增强和净化自己的心,但真正有帮助的是我们周围社区的支持。
“对我来说,我只是一步一步来,即使我很累或有点气馁。有了大家的慷慨和我自己的决心,我才能继续前进。”他补充说,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回到婆罗浮屠。
在婆罗浮屠的卫塞节庆祝活动达到顶峰后,这群人继续前往苏门答腊中部占碑省的穆阿罗寺,完成他们在印度尼西亚的土冬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