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情绪调节可能无法抑制自杀念头

2025-09-03 07:42来源:本站

  费城,2024年11月25日——一般来说,那些条件反射性地试图抑制自己对负面记忆的最初情绪反应的抑郁症患者,对痛苦的情绪刺激的容忍度较低,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压力的反应可能会更容易产生自杀念头。爱思唯尔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成像》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研究了情绪调节与现实世界对压力的反应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压力相关的抑郁症自杀风险增加。

  高级研究员J. John Mann,医学博士,纽约州精神病学研究所分子成像和神经病理学部门;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内科和外科医学院精神病学和放射学学系的教授说:“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自杀率上升了约37%。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我们需要了解自杀风险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特别是可能影响自杀风险起伏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回顾性报告显示,自杀行为最直接的触发因素是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但研究人员表示,很难前瞻性地研究压力如何影响急性自杀行为的出现。

  共同第一作者Sarah Herzog,博士,纽约州精神病学研究所分子成像和神经病理学部门;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内科和外科医学院精神学系的教授解释说:“生态瞬时评估使我们能够观察抑郁症患者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例如,自杀念头加剧和情绪恶化。我们的研究更进一步,将抑郁样本中基于实验室的风险生物学标记与对现实世界日常压力源的自然反应联系起来。这种多模式的方法有望提高对那些易自杀的人自杀风险的预测,也许有助于有效干预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压力反应。”

  研究人员采用两种创新方法对82名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了评估。首先,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认知重评神经特征(一种情绪调节策略)量化了个体在回忆个人负面记忆时参与情绪调节的程度。接下来,研究人员使用了生态瞬间评估(EMA),这包括在自然环境中对参与者的思想和情绪进行前瞻性的、重复的测量。EMA提供了一个窗口,了解个人如何应对日常生活压力,改变情绪症状和自杀念头。然后,研究人员利用自传式记忆任务中表达的基于fmri的情绪调节神经特征来预测参与者在EMA期间对日常生活压力源的反应。

  研究发现,抑郁的人在面对个人负面记忆时,自发地参与情绪调节的神经信号,在一周的日常压力事件中,自杀念头也会增加。当参与者被指示使用重新评估时,他们对压力表现出更多的适应性反应。

  《生物精神病学: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主编、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医学博士Cameron S. Carter评论道:“情绪调节的灵活性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面对意想不到的压力源时,反射性地进行情绪调节可能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有帮助或有效。这些发现,将功能成像与现实世界的实时评估相结合,对于进一步了解如何有效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非常重要。”

  共同第一作者Noam Schneck博士,纽约州精神病学研究所分子成像和神经病理学部门;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内科和外科医学院精神学系的教授指出:“神经解码的使用使我们能够识别以前难以捕捉的心理过程,比如自发的情绪调节。在未来的工作中,解码器方法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情绪调节是如何自发地调节每小时、每天的经历,从而以波动的方式影响自杀风险的。”

  当前研究的资深作者Barbara H. Stanley,医学博士,纽约州精神病学研究所分子成像和神经病理学部门;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内科和外科医学院精神病学和放射学系主任,他于2023年去世,他在设计这项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识到她对这项工作的宝贵贡献,曼恩博士评论说:“斯坦利博士的想法是,我们对完成fMRI负性自传式记忆任务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生态瞬时评估。正是这些研究程序的结合导致了这些了不起的发现。”

一物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