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15:37来源:本站
绩效审计方法主要是指收集能够证明绩效评价结论和改进绩效建议的证据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审计取证方法和审计分析技术方法。
1、审计取证方法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是审计证据收集。 绩效审计遵循了一些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如审查法、核实法、确认法、观察法、盘点法、抽样法等,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一)文件审查。 包括文件审查和审核。 通过查阅文件,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全局,寻求审计判断的法律依据,查找审计所需的相关记录或信息。 文件审查是对文件、材料的检查阅读,是绩效审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方法。 通过审查,可以掌握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制度建设和完善情况,指出制度本身的缺陷,获取事实证据。
(2)历史数据分析。 历史资料分析涉及重要会议纪要、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审计项目评价总结等历史资料。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核实和分析被审计对象以往的各种资料,帮助审计人员更新和拓展当前审计项目的相关信息。
(三)调查访谈。 调查问卷是为了从相对分散的群体中获取对某一事项的评价意见和信息。 调查对象必须提前选定,然后向这些调查对象邮寄问卷、电话调查或面对面访谈。 问卷的关键是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形式。 所有内容都必须采用问答形式。 提出的问题应该非常清楚,不应该含糊或归纳。 访谈需要采用不同的技巧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如制定访谈提纲、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正确引导受访者、使谈话聚焦主题、做好记录等。
(4) 研讨会和听证会。 在审计的不同阶段举行研讨会和听证会,以获得该领域的专家知识,听取赞成和反对意见,并讨论观察到的问题和可能采取的行动。
(五)聘请专家。 为了获得实现审计目标重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并组建专家组。 专家小组可以为参与审核活动的人员的意见提供参考信息。
(6)科学实验。 审计评估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可以直接从相关部门获得,但必要的直接检查有时也非常重要。 特别是当间接信息不可靠或不完整时,审计人员需要亲自组织人力进行直接检查。
(7)实地观察。 现场观察是指审核员到被审核单位进行现场观察、检查。 通过观察,了解经营管理全过程、制度执行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以及一线员工的看法和意见,形成对被审核单位的感性认识,发现进一步审核的线索。
(八)访谈询问。 指示有关人员口头提问并获得答案,同时保留书面记录。 被询问人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部门负责人、当事人或者相关外部人员。
(九)专题座谈会。 座谈会是指召集有关人员,对与经济经营活动或具体项目有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评价的一种方式。 召开座谈会前,应提前向被审核单位提交相关议题清单,以便被审核单位有时间做好适当准备并选派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和讨论。
2.审计分析技术方法
审计分析的技术方法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被审计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解、综合和评价,找出项目之间的差异和构成要素,以揭示问题、获取证据。
(1)比较分析法。 是指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即将反映被审计单位绩效的相关数据指标与相关投入、业务指标、判断标准等进行比较,找出数量上的差异、趋势或相同性质的比率分阶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 发现单位活动的运行状况及其优缺点,为审计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实际操作中,常以前期报表数据、相关计划、定额数据作为对比标准; 也可采用预算指标、行业标准、国际国内先进指标作为比较标准; 审计调查数据或计算结果也可作为比较标准。
(2)回归分析法。 它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来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审计师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来评估或分析各种变量因素之间的联系程度,例如检验假设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确定实际与预期之间的差异以及预测未来值。
(3)数量-成本-效益分析法。 它是分析一定时期内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变量关系的方法。 关注数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依赖。 这种分析方法是企业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主要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和一些机构。
(4)统计抽样分析方法。 统计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较大的审计事项,包括系统抽样、分类抽样、随机抽样等,可以充分利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中的审计抽样功能来完成。
(5)因子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找出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 它是基于指数法的原理。 在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化时,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以观察某一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事实,找出其原因。